文章和博客
中国医学概说:
中國醫藥學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。从遠古時代, 人類在寻找和識别食物過程中, 逐漸積累藥物的知識;模仿動物的活動奠定后世“五禽戲“, “氣功”的雏型;從石 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, 發明了砭石, 青銅為針, 是針刺法和外科手術的萌芽;在用火的過程中, 體驗烤火御寒可减輕缓解某些疼痛, 是為灸法起源;早在两仟多年前, 出現總结醫學經驗經典著作《黄帝内經》;公元三世紀張仲景著《傷寒雑病論》,確立了中醫“辨證論治”體系, 成為后世临床學, 方剂學的圭臬;東漢末年(公歷184~220年)编寫的《神農本草經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専著, 為唐代藥典《新修本草》, 明代藥物學巨著《本草綱目》 奠定了基礎。隨着時代推移, 近代中醫學結合現代醫學, 藥理學繼續發展, 為人類健康作出贡献。
中醫的特点: 中醫學對人體的生理, 病理, 診斷, 治療, 預防的研究有獨特理論體系。 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精髓。
在生理學上, 将人體視為一个以臟腑为中心, 以心為主導, 經络為聯络通道的有機整體, 各个臟器, 组織或器官相互依存, 相互為用, 其功能活動互相分工協作不可分割。
在病理學上,臟腑有病會通過經络反映在體表, 體表组織器官有病, 也可通過經络内傳於所属臟腑, 因而通過五官, 形體, 色, 脉可了解内臟病变。
診斷方面根據“有諸内者, 必形諸外”的臟象理論, 確立以“四診”——望, 聞, 問, 切診察方法, 用各種辨證方法(八纲辨證, 臟腑辨證, 六經辨證, 衞氣营血辨證, 三焦辨證, 氣血津液辨證, 六因辨證, 經络辨證)分析归纳出疾病“證”型(“證”是中醫反映疾病病因, 病位, 病性, 病势的概括, 是疾病在各個階斷的診斷结論, 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病理診斷),作為治療的依據。
治療時依“證”定法立方用藥;同病異治, 異病同治是中醫臨床學的特点, 一種病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證, 病虽同而證異時則治法不同, 称為同病異治;多種疾病, 在发展過程中出現同一性質的證, 可採用同一治法治療, 称為異病同治。
在疾病防治方面, 重視治未病, 未病先防, 按四季氣候寒暖, 調節飲食起居作息, 以順應“天人相應”規律;倡導“恬淡虚無, 真氣從之;精神内守, 病從安来”, 怡情養性, 注重情志心理健康, 以增强身心抗病能力, 延年益寿。
目录:
1.《〈失眠一中医证型与治疗〉》
失眠的症情不一, 有难以入睡;多梦易醒, 醒后难再入睡;或睡而不熟, 时寐时醒, 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者。中医论述不寐, 有阴阳睡眠学说;心主神志睡眠学说;卫气运行睡眠学说。
临床常见 :
1.心脾亏虚:劳倦思虑, 久病或有失血史, 或年老体衰, 多伴有心悸健忘, 神疲乏力, 胃口不佳, 口淡无味, 腹胀便溏, 面色萎黄, 舌淡苔簿脉细弱。
2.心肾不交:心烦不寐, 头晕耳鸣, 五心烦热, 口渴咽干, 心悸盗汗, 健忘梦遗, 腰膝酸软无力, 舌红少苔脉细数。
3.心胆气虚:虚烦不眠, 多梦易惊, 胆怯恐惧, 心神不安, 处事多虑, 伴心悸气短自汗, 舌淡脉弦细。
4.肝郁化火:急躁易怒, 不易入睡, 多梦易醒, 胸胁胀满喜叹气, 口苦目赤, 尿黄便秘, 舌红苔黄脉弦。
5.痰热扰心:心烦, 恶梦纷纭, 脘腹痞满, 口苦恶心, 头重目眩多痰,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。
6.心火亢盛:失眠多梦, 胸中烦热, 心悸面红口苦, 口舌生疮, 尿短黄涩痛, 舌尖红脉数。
7.胃气不和:夜眠不宁, 难以入睡, 脘腹胀满, 时恶心呕吐, 嗳气吞酸, 大便不畅, 苔黄腻脉弦滑。
针灸中药治疗失眠没有副作用, 针对不同证型分别用虚则补之, 实则泻之, 或补泻兼用, 活血宁神, 结合食疗, 调整饮食起居, 适量体育运动消除失眠的烦恼。
2.《〈不孕症中医治疗〉》
不孕症是指男女双方未采用任何避孕方法, 有正常性生活一年而未能受孕者。女性不孕原因:有年龄因素, 营养因素, 内分泌因素, 输卵管因素, 子宫因素, 宫颈因素, 外阴阴道因素, 免疫因素, 性生活因素等。
临 床上中医常见类型:
脾肾亏虚 (排卵障碍, 黄体功能不健全, 子宫发育不良等)。
肝气郁结 (排卵障碍, 黄体功能不健全, 内分泌失调, 输卵管阻塞, 子宫内膜异位等)。
瘀血阻滞 (内生殖器炎症性疾病, 卵巢囊肿, 盆腔包块, 子宫内膜异位, 子宫肌瘤等)。
痰湿蕴阻 (内分泌失调, 多囊卵巢综合症, 溢乳闭经综合症等)。
湿热阻滞 (外生殖器炎症, 输卵管炎症性包块等)。
女性不孕的治疗重点在调经治本, “求子之法莫先调经”。调补脏腑, 冲任是重要的治则。主要有:滋 肾填精法, 温阳益气法, 调养冲任法, 补气养血法, 疏肝通滞法, 活血化瘀法, 化痰散结法, 清热利湿等治法。排卵障碍或黄体功能不健全者, 用人工中药周期疗法 可促使下丘脑, 垂体功能分泌正常,恢复卵巢功能, 提高受孕机率。
男性不育原因:先天性生殖器官异常, 内分泌因素, 免疫因素, 性功能障碍, 精液异常。 除先天性异常外, 中医治疗以补肾阴填精髓, 益肾气壮肾阳补脾益气养血为主;疏旰活血, 理气利湿, 化痰清热为辅。
针灸,中药对不孕症中属内分泌失调, 功能性障碍者有非常好的效果。
3.《〈更年期综合征〉》
更 年期综合征(也叫围绝期综合征)是女性45~55岁期间出现一系列因性激素减少, 包括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的各种症状。可归纳为特殊性与非特殊性两类;特殊 性与内分泌有关, 非特殊性表现为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症状。临床上常见:月经不规则或停经, 潮热出汗, 失眠忧郁, 心悸水肿, 肥胖, 肌肤发麻, 血压波动, 第二性征, 生殖器官有不同程度退化萎缩, 或有老年性阴道炎。血清促性腺激素(LH, FSH)值升高, 雌激素(E2)值下降。在这年龄层中, 约有75%~85%的妇女或轻或重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, 但大部份女性仅感覚轻微不适, 均能安然度过 这个过渡期, 只有大约15%的妇女需要治疗。
中医学属“绝经期前后诸症”“脏躁”“郁症”等范畴。临床上常分为:
(1)肾阴虚:烘热汗出, 腰膝无力, 烦躁失眠, 舌红脉细数。
(2)肾阳虚:经血量多, 崩漏或停经, 肥胖水肿, 畏寒肢冷性欲低下, 尿频或尿失禁, 舌淡脉沉迟。
(3)阴阳俱虚,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症状。
(4)肝郁肾虚:月经失调或停经,易怒烦躁或忧郁欲哭, 情绪波动, 疑心多虑, 头晕失眠, 舌红脉弦。
从中医生理病理学而论是因“天癸竭”肝肾亏虚, 水火不济, 水不制火, 虚火亢盛导致阴阳失衡。治疗从两个方面而论, (1)是治未病, 宜在青春期或生育期间, 注意调理与保持月经顺畅, 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更年期间的严重不适。(2)是45岁之后调理肝肾, 燮理阴阳, 对症治疗。专科专家治疗1~3疗程,改善消除上述 症状。
4.《〈偏头痛〉》
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的神经血管性疾病。临床上多为一侧搏动性头痛, 可伴有恶心呕吐, 畏光等症状。精神紧张, 过度劳累, 气候骤变, 强光刺激,低血糖, 食用高酪胺食物(如巧克力, 乳酩, 柑桔等)及酒精类饮料均可诱发。
诊断要点:
1.青春期起病, 女性高于男性, 可有家族史。
2.周期性发作, 持续数小时至数天, 伴恶心呕吐, 发作时或伴有短暂性失语偏盲半身麻木, 患侧面部肤色苍白 ,瞳孔较大。
中医称为“头风”。临床上证型分为:
1.风邪上扰:头痛或左或右, 掣痛连及目部, 唇面发麻, 舌正苔薄脉浮弦。
2.痰浊上扰:头痛面色苍白, 泪涕交流, 汗出恶心呕吐, 头晕腹胀, 痰涎较多, 苔白腻脉滑。
3.痰热内蕴:头痛畏光喜暗, 眩晕, 心烦易怒, 梦多, 口干咽燥, 时欲作呕, 面红, 便秘, 舌红苔腻脉弦滑。
4.肝阳上亢:头痛头晕, 耳鸣目眩多梦,口干口苦, 尿黄便秘, 舌红苔黄脉弦数。
5.瘀血阻络:头痛日久, 每逢阴雨天, 气候寒冷易诱发, 面色黯, 舌紫瘀斑, 舌下静脉曲张, 脉弦涩。
中医从肝风, 痰浊, 血瘀辨证论治, 用针灸, 中药综合治疗效果显着。
5.《〈颈椎病〉》
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疾病。由于颈椎间盘变性或突出, 颈椎间隙变窄, 关节囊松弛, 内平衡失调, 进行性骨质增生, 生理曲度改变等直接或间接激压邻近的 神经根, 脊髓, 椎动脉, 脊前动脉及椎旁交感神经, 还可激压咽后壁及食道, 喉返神经, 引起各种综合征。
从中医病理分析有内因, 外因两种;内因肝肾亏虚或 先天畸形, 外因外伤, 慢性劳损, 感受外邪, 引致督脉, 太阳经, 少阳经, 阳明经, 足少阴肾经, 心肺脾肝肾诸脏腑之病理改变。 据多年临床发现, 凡确诊为颈椎病者, 用中医传统治法或片面强调局部解剖理论来治疗, 效果并不理想。笔者自1988年起, 应用现代医学诊断结合中医经络, 脏 腑学说, 局部与整体相结合, 用补肾壮骨为主, 活血濡筋, 通调督脉, 除脊髓型外 均获显着效果。
(1)痹症型(多见于颈型, 神经根型):颈项僵直疼痛, 活动障碍, 肩臂麻木酸痛。
(2)头晕头痛型(多见于椎动脉型, 交感神经型):头部胀痛, 跳痛, 眩晕耳鸣, 行走不稳, 或觉地面转动, 高低不平。
(3)心胃型(多见于椎动脉型, 交感神经型):心慌心悸, 心率不整, 胸闷气短, 恶心呕吐, 胃病久治难愈。
(4)失神型(多见于椎动脉型, 交感神经型):记性减退, 失眠或嗜睡, 或突然失神跌倒, 发作前后有头晕头痛恶心。
(5)瘫痪型(多见于脊髓型):运动障碍,肌肉松弛萎缩无力, 行走僵硬, 严重者四肢瘫痪, 大小便失控。
中药, 针灸补肾壮骨, 活血濡筋, 通调督脉可加强血液循环, 缓解疼痛, 减少病理刺激, 减缓骨质增生韧带钙化, 脱钙等退行性病变。
6.《〈特殊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〉》
坐 骨神经痛现代医学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。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由邻近组织的病变而引起。有根性与干性两种。根性病变是因神经根受压, 如椎间盘突出, 椎管内 肿瘤, 椎骨病变, 蛛网膜炎等压迫神经根而引起。干性为腰骶神经丛和神经干邻近组织病变影响坐骨神经, 如骶髂关节病变, 髋关节病变, 子宫及咐件炎, 肿瘤等引起。
中医以经络学说, 六邪致病理论论述。病变犯及督脉, 足太阳经, 足少阳经的腰腿部。病因是腰部劳伤, 或是寒, 湿邪气入侵。前者是因腰部跌仆扭闪, 筋骨损伤, 气血瘀滞, 筋骨失养;后者是久居湿地或寒冷侵袭, 感受寒湿邪气, 客凝湿滞, 经脉拘急气血不通而发病。
临 床上中西医结合诊断, 首先确诊是原发性或是继发性病变, 原发性者应找出原发病灶;继发性则确定病因,除椎间盘病变外应排除结核, 肿瘤及其它病变, 可依靠X-ray, CT, MRI等鉴别诊断。中医用经络辨证确定病位, 六邪辨证八纲辨证确定病因病理性质辨证而治。用特殊古典巨刺针法合用中药治疗1一2疗程, 效果比常 规疗法更为显着。
7.《〈黄褐斑〉》
又称肝斑, 蝴蝶斑.常见于面颊, 鼻侧, 前额区, 呈不规则对称性分布, 皮 肤表面光滑, 不痛不痒, 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。发病的原因一般认为内分泌变化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, 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病的病人,如慢性肝病, 结核病, 肿瘤, 酒精中毒等, 另外也与遗 传因素, 日照, 血清酶及微量元素, 妊娠,服用 药物, 不当化妆品, 皮肤的微生态失衡及饮食不当有关;常伴有月经不调或痛经, 失眠, 情绪不隐等症状。
中医认爲是因外受风邪, 气血不和;或飮食不节, 劳倦过度;或情志不遂, 肝鬰血瘀;或人到中年, 肾精亏损; “血瘀皮里”。病虽在皮肤表面, 实貭上却是因体内气血阴阳失衡而致。“有诸内者, 形诸于外”。强调表里兼治, 内治而求治其本。主要是以调整任督二脉, 疏肝 解郁, 行气活血, 健脾养血,滋肾养阴为治则。一般治疗1—2疗程, 不仅黄褐斑可消退, 其伴随的各种症状也可见改善, 临床效果非常显着, 且可降低复发机率。
8.《〈青春痘〉》
本 病是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, 属中医学“肺风”, “粉刺”范畴。 多发生在青春期, 好发于面, 胸, 背部皮肤, 形成粉刺, 丘疹, 脓疱 结节或囊肿,常伴有皮脂溢出。初起为毛囊口黑色圆椎形丘疹, 挤 压可有黄白色半透明蠕虫样脂栓排出, 周围炎症性丘疹, 顶端可出现小脓疮, 吸收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小凹坑瘢痕, 重者可形成 结节囊肿, 遗留瘢痕或瘢痕疙瘩。
中医分型:
肺热型:皮疹以鼻周围较多, 轻度发痒, 伴口鼻干燥, 大便干, 舌红苔薄白或薄黄。病因肺经有热, 外受风邪。治以清泄肺热, 疏风止痒。
胃火型:皮疹以口周较多, 背部前胸也可见。间有黑头粉刺, 面部油 腻, 毛孔变粗, 伴食多易饥, 口干舌燥喜冷饮, 大便秘结, 舌红苔腻, 脉沉滑有力。病因饮食不节, 过食燥热膏梁厚味, 致阳明燥结, 脾胃积热, 郁于肌肤。治以清泄阳明腑热。
血热型:面部散在性潮红丘疹, 毛细血管扩张, 有灼热感, 女性在月经前皮疹增多, 大便干燥, 尿黄赤, 舌尖红苔薄, 脉细滑数。多因情 志所伤, 久郁化热, 热入营血。治以凉血清热。
热毒型:面部散在性丘疹, 丘疹顶端有小脓疮, 潮红灼热疼痛, 脓疱 此起彼落反复不断, 脓疱消退后遗留瘢痕。大便干燥或便秘数日不行, 小便黄赤, 舌红苔黄燥, 脉弦滑数。多因肺胃蕴热, 复感毒邪, 热毒互结所致。治以清热解毒。
湿毒血瘀型:面部胸背丘疹, 伴有黄豆大小之结节或囊肿, 皮肤表面高低不平, 重者感染形成脓疱, 红肿热痛, 皮肤出油较多, 舌暗红苔黄, 脉沉涩。因体质湿重, 湿邪毒热互结, 阻滞经络。治以除湿解毒活血散结。
9.《〈带状疱疹〉》
带 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累及神经 和皮肤, 以群集成簇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呈带状分布, 伴有剧烈疼痛爲特点的病毒性皮肤病。患者初发病时均有倦怠乏力, 轻度发热, 食欲不振 等症状, 皮肤有神经痛及烧灼感。老年人因体质 虚弱, 多数伴有不同类型的慢性疾病, 自身免疫力低下者是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。神经痛是其基本特征之一。如治疗不及时则易出现带状疱疹后 遗神经痛。
中医学属“缠腰火丹”“蛇串疮”范畴。病因外感邪 毒;或饮食肥甘, 湿热内蕴;或肝郁化火而诱发;出现邪毒湿热相搏阻滞经络壅郁于肌肤所 致。依病程分爲三期而治, 早, 中期以宣利肺气, 清肝利湿解毒;清利湿热, 泄腑导滞, 泻三焦火热爲主;后期以健脾育阴, 甘凉益气, 凉血化瘀为主。用中药内服 , 外敷, 针刺, 拔罐综合疗法, 可迅速消除疼痛, 减低后遗神经痛的机率。
10.《〈湿疹之中医治疗〉》
湿疹是 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, 病变主要位于皮肤浅层。皮肤损害呈多形性, 有明顕渗出倾向, 瘙痒剧烈易复发, 给患者带来很多身心的困扰。依发病不同位置有各种名 称:发于耳部叫“旋耳疮”;婴儿面部叫“奶癣”;阴囊部叫“绣球风”; 肛门区叫“肛门圈”;小腿叫“湿气疮”;四肢肘膝窝部叫“四弯风”。 诊断要点:瘙痒, 具有明显季节性.冬季较重夏季较轻或自愈。可发生在身体皮肤任何部位, 常呈对称性分怖。
临床上可分为:
1)急性湿疹:皮肤多形性红斑, 丘疹, 水疱, 靡烂渗出, 结痂等, 病区轻度肿胀, 边界不清。
2)亚急性湿疹:急性湿疹未及时治疗, 迁延日久, 在原发部位再发, 皮肤出现小丘疹, 水疱及靡烂, 鳞屑, 瘙痒剧烈。
3)慢性湿疹:为急性, 亚急性病变的延续, 病灶局限, 皮肤肥厚浸润, 色素沉着, 界限清楚, 常有急性和亚急性的症状。
中医分型:
1)热重于湿。发病急, 病程短,初起局部皮肤潮红灼热略肿胀, 继而出现成片丘疹或密集小水疱, 有渗出液, 瘙痒剧烈, 身热口渴, 心烦便秘尿黄, 舌红苔薄白或 黄, 脉弦滑或弦数。
2)湿重于热。起病较缓, 可见多形性皮疹, 皮肤略潮红瘙痒, 抓后靡烂渗出液较多, 纳差身倦, 便溏不爽, 苔滑腻, 脉弦滑或弦缓。
3)脾虚血燥。病程日久, 皮肤肥厚, 搔痒, 血痂, 色黯, 舌胖淡苔白, 脉缓。
中医按不同证型, 辨证论治, 用梅花针, 艾灸, 拔罐, 内服, 外用中药, 通过调整机体阴阳, 局部对症治疗有顕著的效果。